室内设计联盟 

 24高清案例 新媒体课 素材严选 设计师证书申报通道
在装修过程中我们要警惕哪些陷阱?又该怎样避免陷入这些陷阱?

    由于行业发展较快,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又相对滞后,有关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够等诸多原因,众多装饰公司在经营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不规范行为,甚至有给消费者“下套”的。这些“装修陷阱”的出现,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给家庭装修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警惕装修设计陷阱

  所谓“设计陷阱”,就是装饰公司的设计师在进行家庭装修设计中,故意让消费者多花钱,有时甚至是花冤枉钱。
  例如,有些设计师在设计中故意增加装修项目,不需要做柜的地方加个柜子,没必要吊顶的地方非要吊顶。这样一来,装修报价就要高很多,设计师的提成也就水涨船高了。
  另外,有些装饰公司或者设计师和一些建材商有协议:只要设计师在设计中使用了他们的材料,最后由建材商给装饰公司或设计师返款。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就有意使用这些有回扣的材料。即使有其他价格比较便宜、装饰效果更好的装饰材料,设计师在设计中也不会采用。例如,在一份装修设计中,设计师要使用价格昂贵的进口石材,其实同种花色的国产石材只有进口货的三分之一。但设计师反复强调,只有进口石材才能“达到效果”。结果消费者仅在这一项中,就多花了近千元。
  除此之外,设计师在测量时和设计时,有意多报、谎报,加大工程量,也是装修设计中的陷阱之一。例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或者将墙面长宽增加,都会导致装修预算的增加。
---------------------------------------------------

装修合同中陷阱多多

  虽然建委为了规范家庭装修市场,在推出了《家庭居室装饰工程施工合同》,这个标准的合同文本在规范装饰公司的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也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少数装饰公司利用消费者对合同文本不熟悉,在个别条款上钻空子,为消费者设下了“合同陷阱”。
  例如在合同的封面上,装饰公司要注明“资质等级”,有些装饰公司将建委的“设计资质”与“施工资质”混为一谈,并利用其他公司的资质证书来蒙骗消费者。
在合同中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一项中,有“委托代理人”一栏。有些装饰公司属挂靠、承包企业,却故意不填写“委托代理人”一栏,也不填写法人委托的代理人姓名及联系电话,以便出现问题后推卸责任。
  另外,在合同中规定:对于装修材料的验收,应由甲乙双方共同确认验收并签字认可。材料验收单应对材料的品种、规格、级别、数量等有关内容标注清楚,材料验收时,公司的质检人员应到场并主持验收工作,如由施工队代行验收,公司应承担一切后果和责任。另外,验收的材料应与合同中规定的甲乙双方提供的材料相符。在这一条中,有些装饰公司就对消费者购买的装饰材料百般挑剔,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就说是消费者购买的装饰材料有质量问题。
 在装修工程的验收标准方面,合同中规定了两个验收标准,可供消费者选择,一是《北京市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是《家庭居室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由于两个标准在宽严尺度上有所不同,有些装饰公司故意不向消费者解释,而直接选择对其有利的验收标准。
--------------------------------------------------------

警惕装修中的价格诱耳

      在目前的家庭装饰领域,有些装饰公司故意将报价压低,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消费者追加工程款,这种故意欺骗消费者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之为“钓鱼”。有些消费者在选择装饰公司时,只关注装修报价,却忽视了核查整体设计和装修项目,结果在家装工程开工后,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
 如果两个装饰公司之间的报价相差超过30%以上,后者就有向消费者“下饵”的嫌疑。这种情况在竞争激烈的家装市场中,出现的比例最大。装饰公司以过低的价格接下了家装工程,接着就要给消费者出设计和报价,这时就是装饰公司开始“钓鱼”的第一步。
 首先,装饰公司在做预算时,有意将一些项目略去。例如卫生间防水、墙壁基底处理等项目就常常在装饰公司“省略”之列。这样出来的装修报价,必然要比其他装饰公司要低。有时装饰公司还将所有项目的报价全部下压,给消费者一个错觉:这家装饰公司物美价廉,比别的装饰公司要便宜。
 另外,打折的手法也是装饰公司常用的“钓饵”之一。目前装饰公司的毛利率从20%到30%不等。如果打折的幅度超过这个限度,装饰公司肯定就在玩猫腻,不是报价故意做高,就是要钓消费者。
  无论装饰公司怎样伪装“钓饵”,总离不开“便宜”两个字。但装饰公司过低的价格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别的东西。一旦消费者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

警惕装修材料陷阱

  一是建材商的“假冒伪劣”:少数建材商在暖气、乳胶漆、瓷砖、板材和木地板等大宗材料上,采取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等办法,来牟取不义之财。
  有时建材商还与装饰公司、施工队串通起来,用假冒伪劣材料来坑骗消费者。例如消费者张某在施工队长的带领下,去一家建材店购买瓷砖。结果他听到售货员问施工队长,“要半年的,还是要一年的”,施工队长说要半年的。张某大惑不解。结果在装修后半年,瓷砖表面出现脱釉、掉色等问题。张某这才知道,原来施工队和建材店之间有“猫腻”,故意让他以优等品价格,购买了只能使用半年的劣质瓷砖。
二是施工队的“偷梁换柱”:有些施工队将消费者购买的优质装饰材料,用假冒伪劣产品替换下来,然后偷卖或转移到别的工地使用。尤其是某些用于“隐蔽工程”的材料,如大芯板等,最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因为户主不可能24小时在工地驻守,不法施工队总有机可乘。
  例如,某家在装修时自己购买主要的装饰材料,因此买了当时市场上品质最好的内墙乳胶漆。但在入住后几个月,装修异味一直不散。经专业人士检查,发现他家使用的是含有有毒物质的劣质涂料。原来户主购买的乳胶漆,还未开封就让施工队贱价盗卖了。
----------------------------------------------------------

装修中的施工陷阱

  在家庭装修的施工中,最大的“陷阱”就是偷工减料了。最为集中的,是在墙壁处理、木工活、暗埋管线几个方面。
  例如施工队在涂刷乳胶漆之前,对墙壁基底处理不干净,留有灰尘、油腻等东西,就会造成乳胶漆脱落、变色等问题;如果潮湿的墙面没有事先用清漆“封底”,还会导致水汽外渗,漆皮出现水印、脱落等问题。
  木工活的偷工减料,一是在制作本身,二是在油漆工艺上。制作时不精心,木工活的内在质量就会出现问题,而油漆时偷工减料,则会严重影响到装饰外观。
而在暗埋管线中,施工队出现偷工减料行为,轻则漏电跑水,重则危及房屋的安全和您的生命。
  以上这些“装修陷阱”,只是不法商家诸多伎俩之一,其他诸如“钓鱼”、“携款逃跑”等问题也是屡屡发生。随着相关法规的越来越健全、有关部门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大,希望这些“陷阱”终有一日能够完全填平,消费者能够真正“明明白白消费、清清楚楚装修”。
----------------------------------------------------------------

价格操控设计师 家装陷阱难避免

  在目前的装修行业中,绝大多数公司对设计师的业绩考核,不是看设计师的设计水平,而是以设计师的承接任务量来评定的。而且设计师的个人收入也和每个家装工程的总价紧紧联系在一起,设计师可以根据装饰公司定的比例来获得“提成”。可以说,设计师在整个家庭装修的交易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扮演着“业务员”的角色。并且有些设计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还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尽量将装修报价做得高一些。这样水涨船高,设计师也能获得更多的收入。由于这种固有的经营模式对设计师的影响,势必会直接伤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外,有些家装设计师和建材经销商之间也有“协议”:只要设计师在设计中使用了他们的装饰材料,建材商将按比例给设计师提成,所以设计师在装修方案里就会大量使用这些有回扣的建材。即使有其他价格更便宜、装饰效果更好的材料,设计师也不会采用,结果消费者又花了冤枉钱。
  如果深究价格杠杆操控设计师的原因,就会发现症结其实出在装饰公司身上。由于目前京城绝大多数装饰公司的设计与施工是一体的,因此设计师就必须从为公司能够拿到装饰工程业务、并获取利润的角度出发,来为消费者进行家庭装修的方案设计。
  而在国外发达国家,家庭装修则是由设计师事务所负责统一设计,消费者购买了设计方案后,由专业的施工公司负责整体施工。将设计与施工彻底分离,才能使设计师不必考虑装修工程和造价问题,而一心一意地考虑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装饰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所做出的设计,才可能是最大限度地体现消费者意图的设计方案,可以说,这也是今后家装市场发展的又一方向。
-------------------------------------------------------------------

避免陷入装修陷阱的6个要点

1  选择装修经营者要谨慎。要看装修人员是否取得建筑装饰装修资质证和营业执照,有无固定的经营场所。
2  要签订书面装修合同。要通读合同文本,不要遗漏合同中需要填写和选择的项目,与经营者另有约定的,要用书面的形式予以确定,并作为合同的附件。签完合同再进入实质阶段,不要听信对方先干上再说或把合同单方拿去盖章的话而导致一拖再拖。
3  注意工程的验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请专业的监理公司全程监督。
4  不要让装修工人代买或到由装修工人指定的地方去买装饰材料,防止装修工人吃“回扣”。
5  如果自己买料,应咨询行家大概所需的量,而不要听信施工者对料多料少的挑剔。
6  不要随意提前支付装修款。支付装修款要根据双方订立的合同进行,付款后要取得装修经营者开具的有效凭证。
-------------------------------------------------------
专家讲解:教你18招 安全躲过装修陷阱


  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投入很大的资金,花费了很多心血,终于迎来了装修好的新房之后,却发现装修质量问题比比皆是,而装修款的结算却往往比合同约定的款项多出许多,令消费者产生受骗上当的感觉。一些明智的消费者只好找到装修装饰监理公司来进行验收评定,有些甚至到法院去讨公道。
 消费者受骗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不懂专业,另外部分业内骗子采取打折降价等手段诱骗那些贪图小便宜的人先以低价签约,当消费者支付了第一笔款后,他们在合同里早就给你下好的文字“陷阱”就起作用了。据分析,这个消费群体智商都很高,也有消费能力,就是不懂装修专业,总以为自己聪明,结果反而上了工长的当。

  精明强干的演员李女士,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由于在装修时轻信了“朋友”的劝说,把自己已经谈好的装饰公司退掉,以21000元的价格和一个工长签了合同,原因很简单,工长的报价比装饰公司的报价少1万多。结果开工之后,报价不停地上涨,很快就涨到6万多了。不仅没有按时竣工,而且还要继续让她加钱。李女士气愤地找到监理公司,请求监理工程师去她家看看,到底她家的装修值多少钱,质量行不行。

  结果经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勘查认定:李女士家已制作的工程项目中,有143处不符合国家标准,成品总价值26305元;而且施工队工人的技能根本不具备施工资质。到此时李女士才知道熟人介绍是靠不住的,既没能把工程做好,还白白多花了冤枉钱。

  为此,许国忠提醒广大装修业主,在装修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拒绝以不赚钱,打折优惠为名招揽业务的单位或个人。
  2.家庭装修应有造价预算的程序:材料费、施工费、管理费、利润等都应该明确,而没有信誉、质量和服务保证的装修公司或施工队往往采取“低开高走”报价的做法承揽业务。
  3.警惕所选择装饰企业或个人偷漏工程项目。他们往往利用客户不懂装修,因此在施工项目单上有意漏项,到施工期间再增项增加报价。
  4.拒绝材料以次充好。报价单上的材料与实际使用的不符,特别是基层采用伪劣材料以降低成本。或有意加大材料损耗,并借损耗之名加大工程量。
  5.小心施工队减少施工程序、偷工减料以减少成本。如本该刷六道油漆的只刷两道,水泥以次充好,木质基层不作牢固处理,全部变成钉子连接,乳胶漆加水比例不对等。
  6.用流行的套餐报价法蒙骗客户,看似科学,实际项目含糊。
  7.装修前竭力吹嘘,承揽业务,装修竣工后,出现质量问题便逃之夭夭,质量和维修成了大问题。
  8.不能因贪图小便宜而放弃原则,认真选择有信誉有实力的装修公司,尊重其劳动所得的合理利润。
  9.要在合同签订前弄清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施工程序以及服务项目,检查报价单所列项目的名称、材料、数量、做法、单价、总价,并要求设计人员提供“环保预评价”报表。
  10.注明增减项目等有关事宜,在施工图上注明详细的施工做法和材料品名,作为合同附件。
  11.一定注明非业主意愿增加项目所需款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0%。
  12.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前,一定谈及自己聘请装饰监理的想法,如果施工方竭力抵触,业主就要格外当心。
  13.不要依赖样板间,要以国家标准验收工程质量。最好选择企业前先看看“劣质工程展览”。
  14.签订合同的当时一定要注明负责工程的工长姓名、籍贯,避免企业临时雇佣施工队。
  15.前期付款的比例一定要尽量压缩,最好执行3331制,以使自己掌握主动。
  16.向企业索要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资质证明复印件,到建设主管部门或监理公司核查企业的合法性。
  17.交纳设计押金时一定注明,“如果业主对设计方案不满意,应足额退还设计押金”。
  18.最好采用几个设计方案由业主组合一套完整设计方案,有3~5个施工单位报价,业主自选。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钱 +10 收起 理由
最后一个迷茫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24高清案例 新媒体课 创业课 设计师证书申报通道

晓谕

积分:5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加微信群

只欢迎设计师加群,做广告的一律不允许,加群请先加微信:snsjlm8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锁定精彩,每日推送精选案例或资讯,公众号:snsjlm!

我要设计

如您需要设计,免费为您对接最适合您的设计师,电话:15011229364!

设计证书

打通协会设计认证通道,提供证书申报服务,微信:13436879894!

  • 联系客服
    •   QQ 44247496

    •   13693232461
    • 工作日:早9点晚6点


      备用联系:15011229364(电话/微信)

  • 二维码

    官方微信/小红书

    关注室内设计联盟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关注本站公众号
    • 小红书

      关注小红书
  • 发布
  • 收藏
  • 签到